给孔子的一封信

时间:2024-06-18 11:22:14
给孔子的一封信(通用15篇)

给孔子的一封信(通用1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书信吧,书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意见、传递信息、互通情况的工具之一。那么一般书信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给孔子的一封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给孔子的一封信1

尊敬的孔老先生:

您好吗?您在天堂过得很悠游自在吧!现在的社会变化在您眼中可谓是翻天覆地。高科技时代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但我们的思想却越来越空虚。楼房越来越高,车子越来越拽,生活越来越好,但我们的精神却越来越无处安放。

人们都在说八零后不负责任,九零后脑残,我们九零后的精神寄托在哪里?最近看了一部有关您的电影《孔子》,并且听老师讲解了关于您的语录,我的思想就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样豁然开朗,把您的儒家思想在心中过虑细琢您的语录精髓,才发现我们遗忘了太多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东西。我们都一味追求思想前卫,个性独立,一味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学习嫌太累,复习又遭罪,忘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而我们却把学习当作负担。您温故而知新,我们捡芝麻丢了西瓜;您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九零后却认为天下唯我独尊,天生我材必有用;您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却喜欢我行我素,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您主张“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让我颇有感触,如果我们没个人都能做到那么我们人与人之间就容易相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讲究诚信,谦恭有礼我们的生活,就会处处充满阳光。而现在的社会,有多少尔虞我诈,有多少人不讲究诚信,假冒伪劣产品遍地都层出不穷,许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背信弃义,丧失了做人的准则。如果您老人家在世,会不会痛心疾首?现在的人究竟怎么了,您认为呢?对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不敢苟同。

如果是罪大恶极不可救药的人,我们可以不接近他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那些一时失足的,我们可以用爱来感化他们,接受他们,想误入歧途的犯人出狱后,如果我们都歧视他们,不与他们共处,就可能让他们得不到大家的认可,找不到社会的支点,以至于再次走向那个犯罪的道路。所以,我们也要因人而异,不要一棒子把人打死。近墨者不一定黑,只要自己内心坚定,抱着挽救人的宗旨就行了。我们更要做到“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委琐,气若兰兮而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您说对吗?如果有轮回,您应该再带时间走一遭吧!

您亲临其境来感受一下,孔子文化节的繁盛,人们都推崇备备至顶礼膜拜,您的子孙们已在把您的儒家学识发扬光大,就连老外们也搬起了孔子学院,看到这一切,您应该感到欣慰和自豪吧!祝您在天国过的愉快。

此致

敬礼!

  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2

孔老夫子:

您好!

写这封信的原因是我想和您谈谈“儒”的问题。您被后人尊称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巩固了两千年来的王室地位,相应的儒家学说的提出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创设了一个尊师重教、礼仪周全的时代,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特殊最神奇的时代,知书达理成了人们的追求。这一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一直有幸延续至今,人们依然在不断探求着知识,是您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智慧瑰宝,您摒弃了那个时代的糟粕,发扬了那个时代的精华,将您的所思所想凝练成了儒家文化,但是,在您的的巨大成就之后,人们将您期待的漏洞打开了,这,就是“儒”的问题一个“儒”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深根,人们从此有了信奉。

在时间的推移下,极端的部分演化成了迷信,信黄天厚土,信金锣大仙,信王母娘娘,一切神话人物都成了信奉的对象。而此时,万人之上的皇帝就成了时光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与时光对弈,好棋与臭棋决定于一个人,如何执棋,如何考量,也决定了未来的走向。这也就是一个王朝衰败或昌盛的主要原因。我们可悲地发现,在另一个极端面上,人们的思想由“儒”转化为“奴”。宋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人们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是国家筑成的标准,习惯把皇帝看做地基,把自己认作是点缀,这也就使王朝接连不断的变换,政权不停更迭,百姓愁苦流离,而那些将“儒道”挂于嘴边的文人骚客们,则天天沉迷于舞文弄墨中,人们没有意识到远方一代骄雄成吉思汗的崛起。当铁骑直踏汴梁时,人们才猛然清醒过来,不能靠一人的力量去抵抗外侮。但为时已晚,兵败如山倒,灭亡,成了大宋不可改变的命运!而当初范仲淹高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王室又哪里重视过人民的力量?曹操打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招牌,这明显的就是在变法,在革新。面对着比自己大的对手,我们应该打败他。康有为等人已经做出了变法的决策,而面对慈禧的逼压,又一次做出了屈服。也许地主阶级能唤起一代中国人的信念,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这就是奴化的表现。

当初,您肯定试着在寻找一种能改变未来的生活方式,但是您的确不知道后人只是在效仿中继续效仿,用放大镜在看着你所制造的漏洞。您把单个人的地位看的太重太重了,也就禁锢了人们奔放的思想。美利坚联合国在两百年来就建立了使人不能超越的国家位置,他们三权分立,他们秉持人权思想,这也许就是新时代的标志。

当初胡适鲁迅要打倒孔家店,人们怀着愤慨,然而我想,你的在天之灵也许只有欣慰,欣慰他们能醒悟过来,开辟一个新时代。

  承诺人:某某某

  日期: 年 月 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3

尊敬的孔老夫子:

您好!

我是一位21世纪的中学生,您在我心目中是个大教育家,我有许多话想告诉您。您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您的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中,许多弟子脱颖而出。例如后来的“复圣”——颜渊,您称赞他的德行:“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又如粗鲁莽撞的子路,您告诉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您的诲人不惓令人敬仰,在您的熏陶下,弟子们各有成就,儒家也成为了诸子百家中的第一大家!

您的弟子将您的言论记录在“四书”之一的《论语》里。它犹如一盏盏明灯为我们在黑暗中指引方向;宛如一杯杯清茶,让我们细细品味人生百态……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让我明白要学会预习和复习,这也是现在常说的“学习三部曲”:预习、学习、复习。“三人必有我师焉”让我明白做人要谦虚,满招损,谦受益。这些短小精悍的话给了我在学习和做人中莫大的帮助。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应以无涯之学度有涯之生。 您周游列国,从中得到了许多知识和启示。

一次,您带着弟子们去泗水河边游玩,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您的心情似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子路问您在看什 ……此处隐藏7353个字……的一名后生,也是崇尚儒家的一位粉丝,对“至圣”的您充满敬意,因此,我给您写下了这封信。

我知道,您创办了私学,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打破了官府的垄断,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好举措。

您告诉我们要爱人,广泛地理解与体贴别人。“已所不欲,不施于人”。这是您“仁”的思想。您还讲到,具有“仁”德的人无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中,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随波逐流,这让我们受益匪浅,分享者“仁”的智慧。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能够坚守“仁”的思想,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自觉地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您的“礼”也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我觉得,“周礼”那些繁琐的形式以及行为只会加重人们的负担,并不能从根本上让人们真正的理解“礼”的含义。“礼”就是要求人们自我约束,而并不是被迫以各种方式去表现,从而失去看“礼”的本意。

您讲,“孝俤”是“仁”的根本,一个人如果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就不会犯上作乱,做出反对君主的事情来。您又把“忠”与“孝”联系起来,认为只有对父亲尊重的人才能君主忠心耿耿,但人心莫测,一个人的眼中可能只有父母,也可能只有君主,但心里既有父母,又敬重君主的人还只是少数,毕竟“忠孝两难全”。

但是,你提倡父母死了之后,儿子要按周礼举办隆重的葬礼,还要守孝三年,守孝期间不能改变父亲的规矩,不能出远门,这才算是尽了孝心,其实我认为,父母逝后百般地遵守这么多规矩也没什么用。只要父母健在时好好的孝敬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尽孝心。

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您的各种观点,我是十分赞同的。譬如您主张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独立思考”这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许多好处的。

在您之后的汉朝,他们把您的思想加以改造,用“忠”“孝”“仁”“义”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并开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为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与深入人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早在四百年前,意大利的传教士就翻译的《论语》您的思想传遍了世界各地,20xx年的9月6日至10日,举世瞩目的“孔子文化周”亮相巴黎,联合国会议大厅内悬挂着您的名言—“已所不欲,勿施与人”。这是联合国对您的最高赞誉。如今,只要有华人在地方,就有“孔子学院”“孔子文化”等。您不仅名扬全球,也让我们为您自豪。

孔先生,非常感谢您能够阅读这一封来自两千年后的信件,在这里。我要代表全体热爱儒家文化的人们感谢您带给我们这么多的文化盛宴。

愿您的思想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此致

叩首!

  后生:高云飞

  公元20xx年三月廿二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14

尊敬的孔子先生:

你好,

我们之间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之间,你的思想一直在教育着后人,在百家争鸣的时候,你以“儒家”思想为代表提倡的学风,你是现在人心中的大才子、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你曾在百家争鸣时期洒下“仁爱的种子 ”,虽然你已离开了我们,可是您的思想却从未离开过我们,你的语录《 论语》一书中,给力我很多启示,如一盏指路灯,能给我们在黑暗时找到正确的方向。在读《 论语》一书中我有一句话并不认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还不让被人去做,那到头来谁做呢?一件事总该有个人来做并不,自己没有能力,也许别人就有这方面的才能呢?所以我并不认同您的想法,但同时我又是十分的赞同您所说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那些为了面子而不去向人询问,假装知道,可是却什么也不知道的人处处可见,在这一句话中也表现了一个人的诚实度,也表现力一个人的做人准则,没有了诚实便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让我受益匪浅。

您视名利如浮云,不追求什么名和利。您的存在是在让世人的觉悟。让世人知道自己活着的价值。您的《论语 》我们熟记在心,时时刻刻叮嘱着我要牢记“ 礼”和“ 仁”。

在当今世界,请问有多少个国家不知晓您的存在,可是又有谁还记得 “ 礼”和“ 仁”呢 ? 现在的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在为生活而奔波,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落后就要挨打,您的思想中还主张“让 ”是吧,谦让 、宽容,的确是一种美德,可是在我们这个时代,你让别人一下,别人就会超出你很多,只有不断的竞争才能生存,这就是当今社会!

孔在先生,有了您的教育,我们的国家正在飞速发展中!谢谢您的教育!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朱颖

  20xx年3月6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15

敬爱的孔子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与您相隔着比银河还远的距离。您在别人的心里是神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可我知道您一定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你虽离我们远去,可您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您的思想主张没有因为时间消逝而褪色,您曾撒下的“仁爱的种子”依旧在我们心中蓬勃生长。包含您思想的《论语》一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如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们理解细细品味人生百态,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锋利的箭,让我们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

您的思想主张启迪着我们,熏陶着我们……孔子老师,你知道吗?从我刚开始识字起,就开始读《论语》了,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您说过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我从《论语》中所学的第一句话,也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我的爷爷曾给我解释过这句话的道理,而这个道理也一直铭记在了我的心中,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都一直牢记这句话,虚心向他人求教,使我受益匪浅。可能您会感到惊讶!想不到您的一句话会在几千年后改变了一个小男孩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但事情往往具有这样的戏剧性。在您所处的春秋时代,您周游了列国,去说服那些国君,用您“仁爱”的思想去治理国家,但却很少有人听您的,可就在以后的几千年里,您的儒家思想却成为最正统的思想,被文人们广为学习,而您也被尊为“圣人”。

您的庙宇被修了一番有一番。您的弟子已经远远超过三千之众,这些都是您所不知道的,可能您未成想过这些,但您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晓。即使是在今天,还是有许多人去学习您,您的弟子甚至遍布世界各大洲。在国外的许多高等院校里都有“孔子学堂。”您的名字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名词。至今许多的的地方,人们仍在研究《论语》这部凝就了你这一生思想的书,人们在书上把您标注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爷爷,虽然我与你的某些观点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会认真研读《论语》,从中汲取智慧。

此致

敬礼

  来自21世纪的学生:柯苏婉

《给孔子的一封信(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